央广网北京8月4日消息(记者 庞婷)当前正值汛期,降雨频繁、空气潮湿,野外环境中各类野生菌类生长旺盛,如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。为有效防范食用野生菌类中毒事件发生,保障广大市民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8月4日,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野生菌类加工和食用风险提示。
家庭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菌类
1、选择超市、大型食品交易市场等正规采购渠道,保存好购货凭证。
2、不到山林、公园、草地等野外环境采摘陌生菌类。
3、不购买路边摊贩、流动商贩贩卖的声称新鲜采摘的不明菌类。
餐饮服务单位严格采购及操作管理
1、经营菌类的餐饮服务单位应索要并查验供应商资质,确保采购渠道安全、正规、可追溯。
2、严禁采购、加工、经营来源不明的野生菌类。
3、加工野生菌类时,应通过沸水煮漂、延长烹饪时间等方法确保烧熟煮透。严禁凉拌生食、仅轻微加热或未完全熟制的野生菌类上桌。
熟知中毒症状及相关应急处置措施
1、家庭就餐或在餐厅就餐食用野生菌类,如出现头晕、幻觉、腹泻、呕吐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医。
2、妥善保存好未烹饪的剩余菌类样本、食物残渣、呕吐物等,便于明确毒物种类,指导有效治疗。
3、就医时,要主动将食用野生菌类的情况告知医生,有条件的可提供食用的野生菌类样品帮助医生判断。
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示,食品安全无小事,野生菌类风险高。请广大市民和餐饮服务单位提高警惕,消除侥幸心理,共同守护生命健康安全。
发布于:北京市盛达优配app-配资世界网-配资炒股中心-炒股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